第七二九章 奇怪的大胡子-《怒海覆清1852》


    第(1/3)页

    

    董良几乎对每一个部门都做出了动员。

    但是无论是干什么,前提都是需要钱。

    哪怕是吏部准备北上接收地盘的官员,也许要资金的支持。

    组织考试、培训哪一个不烧钱啊。

    所以最后的问题还是回到了刘峰良那里。

    刘峰良接替周藤虎担任户部的总长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

    他认真严谨的性格也适合在户部工作。

    之前在地方上工作的经验,为他在户部的工作提供了加持。

    户部分管税收,但是华族实行的是地方税和中央税并行的制度。

    要想华族的中央财政多起来,必然要与地方上进行博弈。

    而华族现在可以收税的省份并不多。

    新占领的行省,第一年不收农税,其他税收也是不上交华族财政。

    所以博弈就集中在几个东南省份了。

    好在华族现在垄断了对外贸易,关税和商税成为了税收中的大头。

    另外商部运营的国属企业每年还要上交大笔的利润。

    这就是华族主要的收入来源。

    不对,还有一块,那就是金融。这是完全掌握在户部手中的。

    因为华族已经开始推广纸币,发行纸币可是最赚钱的。

    不过现在货币是不能再扩大发行了,因为华族马上要接手一穷二白的北方。

    众人都知道北方的物资匮乏,随着华族占领北方,物价肯定要随之上涨。

    如果再增发货币,让南方华族控制区的百姓购买力上涨,那么物价将上涨得更加厉害。

    甚至刚刚建立的华元信用体系都要受到影响。

    “元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发国债。”刘峰良给出了一个唯一的选择。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刘峰良是户部总长,但是他无法变出钱来。

    “增发国债?刚刚不是才发了两干万华元吗?再发还有人会买吗?”周藤虎对此有些担忧。

    他知道国债的原理,最早的华族国债还是他在户部的时候发行的。

    因此他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

    “假如我们发行一个亿的国债,利息五厘,那么一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五百万华元。这笔利息会对我们的财政带来影响吗?咱们现在处在特殊时期,必须要实行赤字财政。”

    最后,还是董良拍板决定。董良的专权,让华族有了一个快速解决分歧的办法。

    专权是不好,但是也要看是谁在专权。

    董良能够拍板,力排众议,那是因为他有办法让人兴高采烈地去购买华族的国债。

    办法就是宣传加上讲故事。

    董良以前常常听人说,一个公司不一定非要多么能赚钱,但是一定要会讲故事。

    很多公司都将摊子铺得很大,各个领域都涉猎一些。一个房地产公司可以去造车,可以去造芯片,甚至是卖矿泉水。

    为的是赚钱吗?不是的,他们为的是能够讲出更多的故事。

    讲故事这样的事情,古人也会,而且讲的比现代人还要强。

    会后第二天,华族日报就发布告示,户部准备发行五干万华元北伐国债。

    这一次的数额比前两次的总和还要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