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邯鄲城內一個巨大的府邸內,五月酷暑讓府邸內的水池干枯大半,露出一塊塊石頭。 長廊內。 十多名男女老幼,三兩結伴互相議論。 “今年酷暑之地,并非只有趙國,我們韓國也頗受影響,八百石的糧食,已經是我族之內,能拿出最多之數。” “魏國境內雖然沒有干旱,但糧食!哎,一時間,卻也拿不出多少!” “是啊是啊!” 略微嘈雜的議論聲中,不管老少,皆是皺眉嘆息。 糧食,如今這個他們繞不開的話題。 他們這些人都是反秦之人,如今千里迢迢來到這趙國相聚,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趙國,抵抗秦國。 奈何眼下趙國最缺的,不是錢財,而是糧食。 若是錢財,他們這些人之中,誰不能掏出幾十金,但糧食,存在家中易遭鼠竊,誰會積蓄那么多糧食。 誰都擔心一個不好,碰上群鼠來食,到時候輕者損失數金,重則血本無歸。 “公子來了!” 突然間,談論的眾人突然看到,遠處一名三十歲的男子,身著綢衣,帶著玉佩,在眾多的侍女跟隨下,緩緩走來。 見到那名男子。 眾人紛紛轉身,面朝那名男子,抬起雙手。 “公子!” “公子! ” 眾人拱手打禮道。 因為那名綢衣男子,乃是趙悼襄王之子,趙嘉,也是如今趙王遷的兄長。 在眾人之中,男子越過眾人,來到長廊后面的涼亭。 巨大的涼亭內,依次擺設有十余席坐與木桌。 “諸位舟車勞馬,前來邯鄲,嘉甚感激!” 公子嘉來到涼亭主位上后,轉身對著這十余位士族拱手打禮,低著頭,與拱手相平。 如今這酷暑之下,炎熱的溫度讓人滿頭大汗,然而看到公子嘉的這般舉止,所有人都感覺即使再熱,也都值得。 當所有士族之人,再次拱手行禮。 禮畢之后。 “諸位請坐!” 公子嘉對著眾人說道,示意入座。 為首的坐席自然是公子嘉的,公子嘉入座之后,看著眾多士族紛紛去到各自的坐席之處,跪坐下來,轉頭便吩咐侍女上茶水。 十余名侍女端著茶壺上前,另外一些侍女也在此時,帶著野果盤上來。 “諸位,趙國干旱,天不憐我趙國,此前代地又臨天災!百姓尸橫遍野。秦國又在此時趁機攻打我趙國。” 公子嘉拱手說道:“今,嘉在此,懇請諸位,向我趙國施以援手!” 公子嘉說完,起身后退兩步,屈膝跪地,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貼地。 這是所有禮數之中,最隆重的拜禮,春秋之前,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后面拜天地,拜師也都用沿用這些大禮。 “公子請起!” “公子請起!” 隨著一名士族老者開口,其他士族之人,也紛紛拱手,異口同聲的說道。 所有士族都明白,公子嘉貴為公子,此前之禮是以公子的身份行禮,如今對他們行禮,是以后輩的身份懇求。 看到公子嘉起身后,一名老者率先走出來,對著公子嘉拱手。 “公子,蔡氏雖弱,卻也能拿出八百石的糧草,老夫愿代表蔡氏允喏公子,不日就將糧草送至邯鄲,獻于公子。” 老者拱手說道。 其實方才老者原本是打算替蔡氏承諾,送趙國七百石糧草,但看到公子嘉的舉動,老者最終還是狠下心,再加一百。 別看這只有區區一百石,在如今這情況下,想找出一百石糧草,可沒有那么容易。 “嘉,多謝蔡老援手!” 公子嘉方才起身,就看到蔡老說送八百石糧草,立刻滿是感激的拱手。 而公子嘉的話音尚未落下,其他士族也紛紛上前。 “?氏愿送五百四糧草給公子!” “昝氏,愿送四百石,送與公子!” “施氏愿送九百石,送與公子! ” 涼亭內,所有士族之人,相繼上前拱手。 這些士族來自各個諸侯國,家世不同,故而能拿出來的糧草數量,或多或少,都不一樣。 但聽到這一個個數字,公子嘉依舊滿是激動。 對于公子嘉來說,這些士族能來趙國施以援手,就足以他感激。 更別說,這些士族還送來糧草。 眼下趙國缺的不是錢財,就連他自己府邸之中的家財,都甚多,趙國缺的是糧。 然而再多錢財,如今都換不來糧草。 因為秦國的關系。 魏、齊不敢借糧給趙國,燕國更是沒能力,楚國疆域遼闊,土地肥美,的確有能力。 但奈何韓滅之后,楚國想要送糧給趙國,不僅不能從韓地經過,甚至連魏國都不能,而且繞道太遠,從齊國繞到趙國之時,糧食百不存一,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故而趙國碰上這天災旱災,根本沒地方去找糧草,秦國又在這時候發兵攻打趙國。 別說百姓受饑,那與秦軍交戰的趙國士卒,也都是要吃糧才有力氣。 “嘉,多謝諸位!” 公子嘉眼睛泛紅,三十多歲的他,帶著淚光,對著眾位緩緩行禮。 “嘉會備好厚禮,感謝諸位施以援手,此番退秦之后,趙國恢復元氣,嘉定會再厚報之!” 公子嘉行禮之后,對著眾人許諾道。 這十多個士族之人,允喏給他的糧食,最少是四百石,最多足足有一千一。 全部加起來,有八千多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