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辈当从军-《三国之世家天下》
第(2/3)页
也因为这样,他在这里当了六年的谏议大夫而得不到升迁,饶是这样他也不改初衷。不过看得出来,他或许打算为了朱成,破个例,毕竟人非圣贤,难免还是有点私心的。
“侄儿在来的路上已经想过了,这年头虽然还不是兵荒马乱,却也是各地暴民迭起。更有山越和羌人犯上作乱,北方更听说有匈奴人和鲜卑人,甚至乌桓人屡屡作乱。
此时此刻,正是我辈大汉男儿,手执三尺兵锋,在战场上获取军功封候拜将之时,侄儿不肖,却也打算拼上一拼!”朱成直接表态,不愿意举孝廉,而想要从军。
废话!如今都已经是快十一月了,还有三个月就是黄巾起义,到时候朱儁都要成为讨伐黄巾之乱的主力部队统帅,趁着这个机会自己不去混军功,当个文官熬履历要熬到什么时候?!
黄巾起义之后没多久,汉灵帝就会挂掉,到时候随着董卓入京,整个关东会逐渐进入割据阶段。自己若是要投靠别人也就罢了,若打算自立岂能不先把底子打好?再说就算不考虑这些,当官谁不想更进一步?
或为进一步表决心,朱成更是把李鸿章的一首诗给背了出来: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风高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月,有人从此到瀛洲。
频年伏枥向红尘,悔煞驹光二十春。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藉此可求文益友,胡为悒郁老吾身。
这年头玩的还是乐府诗和赋,如诗词这种文体还没有崛起,七言诗倒也已经有,不过极少。不过这不妨碍朱儁从这首诗歌里面,听出朱成的决心,不由一叹。
东汉末年军方势力已经没落,军人的权力和地位已经屈居于文人之下。这是盛世的必然,也是盛世的悲哀。毕竟当军人的地位开始屈居于文人之下,这也意味着这个朝代开始从繁荣走向衰败。
说真的,朱儁并不希望朱成从军的道路,他就是从军过来的,知道其中的辛苦,否则他也不会安心在雒阳当一个文官。不过朱成既然已经下了决心,他也不好劝说什么。
“这首诗可有名讳?”先不说朱成的决心,单纯这首诗倒也算是佳作,朱儁故有此问。
“这首诗名为《入都》!”朱成拱手回道。
“不愧是《入都》!”朱儁大笑,朱成刚进入雒阳,便写下这诗,倒也应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