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梦断高粱-《捺钵王朝》


    第(1/3)页

    来自蛮荒北漠的契丹骏骥剽悍而充满灵性,经过训练的战马对主人有着心灵感应并充满信任。当骑手胆怯迟疑时它便动作迟缓呆滞,当骑手英勇果敢一往无前时,它便也无所畏惧。现在它们感受到了骑手们的振作和勇猛,毫不迟疑地腾身扬蹄跃入敌阵。

    好的战马其实是能够适应各种地势的。不论是怪石嶙峋的山路,还是河床凹凸险滩,它们都能在其中行走如飞,它们甚至能飞越山谷凫水过河。人力挖的坑有深有浅,中间有很多间隔,在点地如飞的契丹战马脚下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它们以敏锐的目力和矫健的四蹄寻找着落脚点,腾飞般跳跃前进。一些马陷入深坑,一些马折断了胫骨,但是更多的战马和骑士则顽强地继续前进。

    占据了制高点的宋军向着辽军阵中发砲射弩,击中了成片的骑兵。但是骑兵也顽强地夺下了多处最有优势的制高点,用宋军准备好的箭矢和石弹投向步兵阵中。

    毕竟辽军人数是宋军的一倍而且还有高大威武的战马做他们的战车,逐渐占据了上风。两军交锋的战线一步步地缓慢向南推进。每前进一步都要经过几次冲锋和反攻,双方都留下了成片的伤残和尸体。战线的每一步推进,两军的意志都经受着严酷的考验。

    中军大营中宋帝赵光义紧张得双手握拳,呼吸急促。尽管帐中放置了一圈冰桶,但透射进来的午后斜阳仍然显得越来越灼热,肥胖的身躯上冒出的汗水湿透了纱袍的前胸后背。

    南京攻城的战斗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士兵们多次越上墙头,虽然都被打退了,可是上去的次数越来越多,敌人眼看就要顶不住了。那里的统帅向他保证,今天天黑之前无论如何也要让城头插上大宋旗帜。这个情形使他想起整整一个月前,五月初五的太原城。

    他原来准备站在对面的土山上亲眼看到幽州向他敞开大门。幽燕比河东不知重要多少倍,这一次胜利足以让他成为功德无量的千古一帝,威望超过作为开国之君的兄长,让所有的臣民对他不但顶礼膜拜而且心悦诚服。他就可以更加理直气壮地让自己的子孙世代继承皇位。其实只要大权在握,想做什么没有人能够阻挡,想听什么也都有人奉上。可是他知道人心不受权力的奴役,他想要的是人心和膝盖一起折服。正在沉浸于沾沾自喜梦中的皇帝却被突然爆发的北线战事惊醒。

    为了不让可恶的辽国援军打破他的美梦,他不得不回到大营,亲自坐镇指挥北线的阻击战。他原本并没有将那些缩头乌龟似的手下败将放在眼里,可是报告说辽廷刚刚派来了大股援军,两军会合之后气势大涨,如猛虎下山扑向南京而来。他不得不重视起来。他想,越是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越是要谨慎避免发生任何变故。

    像每次遇到重要战事一样,宋军加派了探马,将前线战报滚动不断地传递过来。当探马报告敌人离高粱河只有不到七十里时,一直努力让自己显得气定神闲的皇帝在宽大的御座上再也坐不住了。他腾地站起身,在地上像转磨似地踱起步来。

    “石守信真是老不中用了,怎么会被辽军突破防线!”

    “陛下,辽军离此地还有不到七十里了,就要越过防守最严密的地段,再不派援军就来不及了。”潘美道。

    他被任命为知幽州行府事,本来准备燕京一旦攻克就要负责接收管理这座城市的。

    赵光义仍然不能相信不堪一击的辽兵居然能够在森严的堵截壁垒面前顽强突破。他一直相信布置在那里的军队和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工事足以挡住敌人。可是这个信心在一点点消退。

    “派五千人马增援!”赵光义下达了命令。

    大营中屯有两万军队,是御驾亲征的扈拥军,也是应付万一的机动力量。这两万人马都是宋军的精锐,虽不能以一当十也能五千当做一万。

    赵光义没有走出帐外亲眼看着他派出的援军卷尘向北。更看不到片刻之后,有一支鬼魅般的黑色骑兵从高粱河北岸尾随追上这支援军。在离大营不到五十里的地方像老鹰扑小鸡一般压了上去,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将这支五千人的精锐变成了遍野伏尸和四散逃窜的野兔。

    疲惫已极的耶律斜轸知道耶律休哥来了。因为对面的敌人阵中出现了从远到近传动的骚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