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三章 倒打一耙下台阶-《时空走私1859》


    第(3/3)页

      可以说,也正是因为不能伤着约瑟夫.约翰斯顿这个命令,才让胡德跟彭伯顿的进攻行动束手束脚,就连炮击孟菲斯城的时候,也都是对准城墙轰炸,根本不敢攻击城内去杀伤人员,就是怕误伤了约瑟夫.约翰斯顿。

      对这一点,约瑟夫.约翰斯顿隐约也猜到了,所以战斗结束之后,他一边主动把主要责任都放在自己身上,对外宣称他才是这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跟实行者,极力淡化中国人参战的事实。

      但与此同时呢,约瑟夫.约翰斯顿又对联盟军政府释放出了善意,开口闭口以联盟军西部战区司令的名义自居,把彭伯顿军团说成是受到北方联邦军政府蛊惑的叛军,而他的这种做法是在平叛,是为了保住联盟军在西部战区的利益。

      总之一句话,约瑟夫.约翰斯顿是战争的胜利一方,加上彭伯顿军团的行为本来就不够光明正大,外界对这件事少有所闻,所以他怎么说都行,甚至由此倒打一耙,把自己说成是平叛一方,把彭伯顿军团说成是受到北方军蛊惑的叛军!

      约瑟夫.约翰斯顿相信,戴维斯只要不是脑子抽抽了,绝对会认下约翰斯顿对外公布的这个结果,承认彭伯顿军团是叛军,约瑟夫是在平叛,否则的话,双方的矛盾真的对外公开,不但对联盟国政府是个极大的打击,对戴维斯来说就更是一个不能承受的结果,说不定会因此而遭受弹劾,导致提前下台。

      从这个角度来讲,灭掉胡德、彭伯顿等一干知情人,不但对中国人来说是好事儿,对约瑟夫.约翰斯顿,甚至对戴维斯等人来讲也是好事儿。

      因为这些人死了,那么就不能重新放回联盟政府,自然也就无法把事情的真相对外公布出去,这样一来,戴维斯跟约瑟夫.约翰斯顿之间就还算有个缓冲,大家还能保持一个基本的平衡,不必提前把矛盾激化。

      事实上,彭玉麟那个杀掉敌人高级军官的做法,最早提出来的就是约瑟夫.约翰斯顿,因为这样做对他是最有利的。

      相反,作为外来人,彭玉麟对这方面其实不太看重,毕竟不管怎么说,他的部队是主动参战了,而且应该还是起主导作用的一方,可以说没有他的参战,没有舰炮的密集轰炸,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大胜。

      所以说,要想隐瞒真相,其实是很困难的,除非把彭伯顿军团所有的官兵都杀掉,否则中国人主动参战,并且是这场战役的主要攻击者这件事,就不可能真正隐瞒的住。

      因此,彭玉麟很清楚,杀掉胡德跟彭伯顿这些高级军官,不可能真的封口,最多是把之前跟彭伯顿军团之间达成的口头协议隐瞒下来,维持一下中国军队的守信形象。

      但是,杀掉对方的高级军官这件事,不管做的再怎么隐秘,终究是会传出风声的,这对中国人的形象来讲肯定不是好事儿,所以一开始呢,彭玉麟对这个提议是相当犹豫的,不想当这个恶人。

      不过,后来彭玉麟考虑再三,觉得让约瑟夫.约翰斯顿当这个恶人其实更不合适,毕竟一旦他这么做了,约瑟夫.约翰斯顿跟联盟政府之间的关系就会变的更加脆弱,而很显然,就目前来讲,约瑟夫.约翰斯顿继续呆在联盟军政府是最好的结果,总比他们真的撕破脸要好。

      所以说,为了维持约瑟夫.约翰斯顿的形象,让联盟政府有个更好的台阶下,彭玉麟主动当起了这个恶人,甚至之前都没有把这件事告诉李永吉,一直等事情结束才告诉他,就是想万一事情败露,让他彭玉麟去承当后果,让李永吉摘出来。

      不得不说,彭玉麟的确想的够多够充分,也算是一片忠心耿耿,只不过却并没有得到李永吉的赞赏,认为他不应该在这件事上隐瞒自己,难道李永吉连这点担当都没有么,还要手下的人去背锅?

      想到这里,李永吉轻轻吐了口气,决定不再苛责彭玉麟了,毕竟该说的事情他已经在电话里说了,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善后,如何把这场战役胜利的利益最大化。

      “嗯,不管怎么说,己方受害者的身份是一定要咬住不松口了。”李永吉摸了摸鼻子,继续喃喃道,“有了战场受害人加战役胜利者这两个身份,总算是可以跟联盟国的特使重新开启谈判了。哎,还是早点把南北美国停战的事情确定下来再回国吧,要不然,总是有些不放心啊。”(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