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平静背后-《连接天堂的纽带》


    第(3/3)页

    然而,当问及孔子时,只见他老人家静静瞅了那人一眼,口气肯定地说:“一年只有三季。”

    这可惊坏了弟子,乐坏了那人,不容分说,就嚷着弟子给自己磕头,弟子虽然惊异不解,但在老师平静而又安闲的目光催促下,只好无奈的跪地磕头,那人才得意洋洋的大笑而去。

    弟子还没来得及从地上爬起,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咋说只有三季?”

    孔子微微笑道:“你不见那人浑身通绿么?他本就是只蚂蚱,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在冬天到来之前,他早就死了。”

    见弟子依然目光愣愣瞅着自己,孔子接着道:“遇到他这种人,你要硬说一年有四季,两人吵到天黑,也不会有结果,不如磕头让他走人。”

    这个故事,教人遇事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其次,不要做无谓的争辩。

    因此,也有人说过:人与人沟通交流,百分之七十是情绪,只有百分之三十是内容。又扯远了。

    在这里重提故事的原因是,孔子具备“天眼通”,不然,他咋能知道那人的前身是蚂蚱?

    这就不能不让人又想起了宗教中的“六道轮回”之说。

    多数人都知道,“六道轮回”是佛经中提出,其实,早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印度古老的“婆罗门教”,就已经发现了众生无时劫以来,生生世世轮回往生的秘密,而佛陀,只是将这一不辩的事实,加以肯定和证实罢了。

    自打牛壮吃了“狐仙”的亏,翠花便主动嚷着要教丈夫去参军,因为,到了军营,身上有了杀气,邪祟之物就不敢近前。

    见牛壮总爱手里拎把木叉,李晖就知道那家伙体胖力气大,能使重兵器,于是,便将从吐蕃人手里缴获的一把三齿钢叉送给了他。

    本来还担心钢叉有点沉,没想到,牛壮竟将十来斤重的钢叉,舞得“呼呼”风响。

    于是,李晖便让王平给他教了些简单实用的叉法,勤加练习,说不定将来就是一员难得的虎将。

    翠花人长得水灵精干,心灵手巧,而且,还是个见面熟,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玉莹搭讪上了,从此,两人就热呼得像个亲姐妹似的,毫不生分。

    而玉莹见她花儿绣得好看,一时新奇,便兴致勃勃的让翠花教她绣花绣草,于是,棉花遇上了刺玫瑰,两人从此就黏在了一起。

    军营里,一般是不容许外人出入,尤其是年轻女子,就更是难见,但由于玉莹的关系,翠花的倩影,倒成军营中一道难得的风景。

    军营里原本就有十几个四十来岁的妇女,专门负责为将士们缝缝补补,就这,简单寂寞的军营生活,也让一些心地空虚无主的将士们,对几个即将开败的残花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军营夜里的暗角树林,也偶尔能听到些让人浮想联翩的声音。

    李晖心里也清楚,但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的他,也不好太过计较,毕竟将士们常年在外行军打仗,生死一瞬间,只要不去扰民,不为女人闹出事端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招呼王平看紧点。

    但近来遇到的一件事情,就不能不让李晖坐卧不宁,忧心忡忡。

    见玉莹安闲绣花,也不见她去翠花家,更不见翠花前来,正忍不住想问点啥,就听有人来报:“任将军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