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人选-《大明风流》


    第(2/3)页

    张太后点头道:“二位大学士说的都有道理。不知其他人怎么看。”

    几名大臣纷纷表达了看法,基本上是赞同杨廷和同费宏的意见。

    张太后听了之后,问道:“那么,若照这么说的话,不知有哪些人选是合适的。”

    杨廷和道:“太后,臣斗胆,提出几个人选。供太后和诸位大人定夺。第一位是安陆州兴王之子朱厚熜,年十三岁。第二位是建昌端王嫡长子朱厚烨,今年二十岁。第三位是沂州泾王嫡长子朱厚炎。今年九岁。兴王端王泾王都是先皇的同胞兄弟,血脉亲近。他们的儿子和皇上是嫡堂兄弟。符合血脉亲近的原则。但不知年纪上和品行上是否合适,还请太后和诸位大人定夺。”

    张太后道:“这三位世子的身份倒是合适的。各位觉得哪个合适?”

    众人纷纷皱眉沉吟,这几位藩王世子朝中大臣也并不是太熟悉。焉知其品行。

    费宏沉声道:“吏部马大人,您不是建昌府人么?端王世子朱厚烨品行如何,你应该有所耳闻的。何不向太后说说你的看法。”

    一名胖胖的官员忙上前道:“太后,各位大人。这等大事,微臣岂敢胡言乱语。微臣不敢。”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杨廷和沉声道:“太后说了,要我们畅所欲言。这不是在商议么?你知道便说,不知道便不说,有什么不敢的?”

    那位马大人忙道:“既然首辅大人这么说,那么下官便斗胆说了。下官确实是建昌府人,老母妻儿还在建昌府老家。臣也经常回去探望。端王也见过几次,也知道一些事情。端王爷人品端方,慈爱仁善,那是没话说。端王世子也见过几次,确实是一表人才,颇有贤名。不过,据我所知,端王世子朱厚烨有隐疾,发作起来,头痛欲裂,口吐白沫,半天不省人事。医治多年不见好。据说小时候一月犯病一次,现在已经是三五天犯病一次了。其他的,倒是没听到什么不好的。人品品格都是很好的,而且……”

    杨廷和摆手道:“马大人,不用说了。退下吧。”

    那官员赶忙闭嘴,鞠躬退下。

    张太后在屏风后轻声道:“照这么说,这端王府世子朱厚烨怕是可惜了。这是癫痫之症,哀家知道的。那还如何即位?怕是不成。”

    杨廷和沉声道:“太后所言极是,若是这样的话,朱厚烨怕是不能选。”

    张太后道:“那便在朱厚熜和朱厚炎之中选一个。杨首辅,你觉得选谁?”

    杨廷和道:“这两位世子,臣认为都是合适的。不过,兴王世子朱厚熜已经十三岁了,当已经通晓事理。一两年后便可亲政。泾王世子九岁,年纪太幼小,要是选他的话,太后怕是要多费些功夫教导他。朝中大小事务,也需要多操持些。臣有些担心,这么小的孩子,怕是要他的亲生父母教导才可,毕竟不通事理。这个……臣不敢定夺。”

    杨廷和看似没有做出选择,但其实他已经做出了心理上的暗示。他的言外之意已经向张太后暗示了,如果选择年纪幼小的那一位,必是会对他的亲生父母更加的依恋,她是无法获得认同的。

    这便是那天晚上,和太后之间关于将来在宫中的地位的谈话之后,确定的太后在乎的东西。张太后定然不希望将来的皇帝和他的母亲走的太近而架空了她,也会对张家不利。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果然,张太后沉声道:“哀家觉得,朱厚熜合适些。哀家年纪大了,受不得折腾。况且,这朝廷事务要哀家来做决定,哀家岂非是手足无措?既立新皇,自然希望他能够快些亲政,处理国家大事。九岁太小了,亲政还需六七年,那是不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