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他是白衍?那少年是白衍?-《秦功》


    第(2/3)页

    在李斯周圍,一名名官員聽到李斯等人的話,全都意外的看向那名少年,這段時間聽過無數次的名字,并且讓整個朝堂都爭論不休的人。

    百官之中,兩名身穿官服,年輕魁梧的男子,在得知那少年是白衍之后,立刻停下腳步,互相對視一眼。

    “他就是白衍?”

    說話的是李信,另一人是羌瘣,這二人都是秦國朝堂之中,年輕一代的秦將。

    作為在秦國之內,所有年輕的將軍之中,身份、背景、名望、能力都頂尖的二人,這段時間要說最不服氣的是,那便是那白氏子弟白衍。

    即便是當初還沒認識蒙恬之時,聽到世人談及蒙恬,他們二人都沒有那么在意。

    唯有這個突然出現的白衍,讓他們二人談及其事跡之時,都在心中感覺到一股壓抑。

    陽城先登,一戰斬五大夫,戰敵卒二十有一。

    領鐵騎北上,浮戲山斬韓卒三千有余,斬韓大將韓邱,又北上奪得四城。

    新城一言,直接看破韓軍申犰謀劃。

    高奴一戰,不僅預測到匈奴與月氏南下,更是下令百姓遷徙后,率領一萬多鐵騎,面對月氏、匈奴十五萬人馬,死戰不退。

    其中就是白衍的一把火,把一座高奴城連同月氏數萬人馬,焚得一干二凈。

    這一件件事跡,任誰聽到,都會恍惚,由衷好奇那白衍到底是何模樣,居然有如此才能,領兵謀劃,更是那般果斷、兇狠。

    “根本看不出!”

    羌瘣眉頭緊皺,不僅是李信,就是他,此刻站在這里,望著遠處那個手持竹簡,身材單薄的少年。

    這與他想象之中,兇狠果斷的白衍,模樣完全是兩個極端。

    “白衍?”

    李信看著遠處那個少年,目光滿是疑惑。

    其實不僅僅是李信,周圍的官員,特別是一些穿著官服的武將,也都滿心疑惑。

    因為所有人看著那個少年,都根本看不出那少年能在先登之后,親手斬殺連同五大夫在內一共二十二。

    但姚賈已經過去。

    那少年是白衍的事情,又絕不可能是假。

    況且算算時日,白衍的確是這幾天內,回到咸陽。

    帶著疑惑,一名名官員最后看那名少年一眼,轉頭繼續走進王宮。

    ........

    “白衍?”

    王宮外,那名手持秦劍的秦卒將領,聽到身后文武百官的話,隨后滿是疑惑的看向前方的少年。

    他就是白衍!

    上郡高奴鐵騎的主將。

    想到這里,這名手持秦劍的將領,沒有再去盤問,特別是看到上卿姚賈已經走向少年。

    “白衍,見過姚大人!”

    白衍看著走來的姚賈,拱手輯禮。

    昔日一別,白衍也沒想到會在這里,那么快就碰見,原本以為進入朝堂后,方才碰見。

    “白將軍,多日不見!”

    姚賈來到白衍面前,一臉笑意,隨后拱手還禮。

    對于白衍,姚賈自然不陌生,當初少年不僅護送他去新鄭,更是在新城之時,他親眼目睹少年一字一句猜測申犰的謀劃,一舉滅掉韓國最后的生機。

    這也是為何,當初上郡楊憲送來的竹簡抵達王宮后,姚賈感覺,事情可能并非楊憲說的那般簡單。

    特別是過兩日,再次傳來楊憲的竹簡,當得知白衍直接下令高奴百姓,全部遷徙南下,姚賈一想起當初新城的事情,心里有一些擔憂。

    不過那時候。

    別說其他人,就是姚賈自己,都不敢篤定。

    即使是曾經見過少年對于戰場的敏銳,即使有些懷疑。

    不曾想。

    結果真的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姚賈恭賀白將軍再立大功!”

    姚賈看著白衍,拱手笑著說道。

    白衍連忙拱手還禮。

    “姚大人謬贊!”

    白衍謙虛的說道,也就在這時候,白衍突然看到,三名官員緩緩走上來。

    看著那三位官員,自己一個都沒有見過,白衍有些懵,但那三人都帶著高山冠,并且官服上面的紋路都與其他官員不同。

    白衍一猜就知道這兩名官員都是地位極高的大臣,雖然不明白是何職位,但唯一肯定的是,兩人爵位全是上卿。

    兩位上卿!

    白衍一想到自己眼下都還是一個五大夫,連將爵都不是的小子。

    不說忐忑,但也是很疑惑,因為他想不出,為何有兩位官員過來,要知道,方才與姚賈同行的官員,同樣是上卿,但也只是看看,根本沒有過來的意思。

    一個五大夫,在百姓眼中,高高在上,在一般的秦吏眼中,也是高高在上。

    但對比上卿,差距無比之大,就是話說遙不可及都不為過。

    卿也有三等,最下等的卿位與最低的將爵相等,最低的將爵是中左庶長、右庶長。

    而五大夫與左庶長看起來只差一爵,但也就是這一爵,有著天壤之別。

    一個是大夫爵,一個是將爵。

    大夫爵最高的五大夫,田、宅各二十五頃,而就高一爵的左庶長,田、宅卻是各七十四頃。

    從大夫爵的大夫九頃,到五大夫的二十五頃,中間有五個爵位。
    第(2/3)页